【湘潭日报】金耐“三变”
2024-07-22 08:38:39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湘潭日报 | 编辑:周冠成 |         

本报记者 陈静

岳塘区五里堆街道金耐社区获评湘潭市“地方敢闯”先进典型,凭什么?

凭借“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”的平等互惠理念的创新实践——社区首创性地将“红色驿站”升级打造成集政策宣传、邻里交流、小区议事、活动开展为一体的“人人坞”党群服务站。

凭借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宗旨意识的生动贯彻——社区创造性地将社区服务大厅的办公空间最小化、服务空间最大化,打造岳塘区首个民情报告厅,实现社区服务“三变”。

变“一站式”为“开放式”

“方书记在吗?”7月11日15时,社区两位居民走进了社区服务大厅。

“阿姨好,您先坐下歇会,方书记在呢。”志愿者驿站的大学生志愿者陈威迎上前,引导居民落座圆桌旁,端上茶水。

“肖姐,冯姐,你们是为沁心嘉园小区老旧电梯更新的事而来吧?”金耐社区党总支书记、居委会主任方秀连赶紧上前,热情地招呼着。随即,三人围着一张小小的圆桌,热络地聊起来。

金耐社区的服务大厅与别处不同,没有传统的“柜台式”办事窗口,取而代之的是5张可以围坐的小圆桌和一组方便面对面沟通的沙发。群众来社区办事,社区干部都是主动上前,提供一对一“圆桌服务”。

“服务大厅不仅是办事场所,更是开在居民家门口的‘公共客厅’。群众上门,一个笑脸、一声问候、一杯清茶,是社区干部的‘待客之道’。”方秀连说,形式上小小的改变,改善的是社区服务,拉近的是干群距离。

变“群众跑”为“数字跑”

“我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奖励,就是在电视上‘政务公开’栏里看到的。”谭学组居民胡女士说,奖励政策在电视里看得明明白白,负责这项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郭瑞清也公开了电话。“我在家就问清了情况,把要带的资料带齐,一到社区就只要填表了。”胡女士说,这让居民办事非常方便快捷。

金耐社区与中国电信联合打造智慧社区电视平台项目,让居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浏览社区每月工作重点,以及最新的民生政策、办事指南、政务公开信息等,仅2023年就投送政策和发布活动372次。

“政务、居务都在网上公开,方便群众办事,也方便群众监督。”社区纪检专干张敏说,信息网上公开,既能提高群众对社区工作的知晓率、参与度,也可以督促社区干部提高执行力和廉洁度。

变“居民来反映”为“向居民报告”

“耐火小区是老旧小区,遇到下水道堵塞,又没有管网布局图,我们业委会5个成员就掀开井盖一个个察看,通过污水流向,手绘了一个下水管网图纸,也顺利疏通了堵塞的管道。”社区一片区邻长张仁初有着40年党龄,也是“人人坞”党群服务站里爱心帮扶服务队的“热心爷爷”。

“人人坞”党群服务站整合了党建、民生、卫健、安全、社保资源等16项公共服务入站,社区推选了像张仁初这样的居民代表134人为“邻长”,每个“邻长”联系5至15户家庭,形成了一个个小微的“邻里圈”。社区通过“服务站”形成小区动态有人关注、信息有人收集,问题有人报告、困难有人解决的工作格局,让社区治理充满生机与活力。

“看,‘爱心爷爷’说的下水道堵塞的事情,在民情报告厅里的‘社区议事主题’专栏里,向居民‘报告’。”方秀连指着社区服务大厅的几面墙介绍,这里就是一个民情报告厅。2024年社区计划活动预告,2024年社区议事主题……不论是社区活动预告还是群众反映的议事内容,活动进展、完成进度、负责人信息等,都一一公示在墙上。

金耐社区创新打造了岳塘区首个民情报告厅。报告厅把以往社区“通知”居民的形式,改为向居民“报告”各项工作的模式,以线上、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定期向居民报告工作动态,展示工作进展和成效,让居民知悉并主动参与社区治理,逐渐从社区工作的“旁观者”变为热心社区事务的“主人翁”。

短评:

金耐社区以党建引领为“绣花针”,以为民服务为“线”,不断“换位思考”,敢闯敢干。社区改造服务大厅,由传统的“一站式”变为“开放式”,让办公空间最小化,服务空间最大化;首创“民情报告厅”,让社区服务由“被动”变为“主动”,变“通知”为“报告”,线上线下拉近干群空间距离和情感距离;又通过“人人坞”党群服务站这个阵地,把党组织的服务“端口”和社情民意搜集“触角”延伸到居民家门口,激活居民自治机制,拉起一张“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”的共治网,做大做活社区治理“邻里圈”。

责编:周冠成

来源:湘潭日报

岳塘要闻
视频精选
精选推荐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